2月28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深入解讀《山西省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與財產損害補償辦法》,并回答記者提問。

馬學英:

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為更好保護野生動物,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我省近期制定出臺了《山西省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與財產損害補償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掇k法》將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為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有關情況,我們邀請到:

  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岳奎慶;

  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楊俊志;

  省司法廳立法三處二級調研員王鳳軍;

  省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王裔飛。

  請他們介紹有關情況,解讀有關內容,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首先,請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楊俊志介紹有關情況。

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楊俊志: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謹代表省林業和草原局全體干部職工,對大家長期以來關注和支持山西林草事業發展,特別是對我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的大力宣傳和積極推廣表示衷心的感謝!

  為全面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山西,確保我省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傷害與財產損失得到及時有效的補償,2023年1月16日,省委副書記、省長、省級總林長金湘軍簽發省政府第303號令,《山西省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與財產損害補償辦法》正式出臺,于3月1日起施行,這將為加強我省野生動物保護、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供重要的法治保障。下面,我就《山西省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與財產損害補償辦法》的有關情況向大家作簡要介紹。

  一、《辦法》出臺的背景及依據

  野生動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的寶貴財富,保護野生動物對于維護生物多樣性,保持生態平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隨著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和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野生動物的種群和數量呈現明顯回升,全省現有陸生脊椎野生動物54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85種,原麝、黑鸛等旗艦物種及珍稀瀕危物種分布區域不斷擴大,華北豹數量明顯增加、成為全國分布最多的省份,褐馬雞由呂梁山擴散到太行山,成為真正的“省鳥”,17種鳥類在我省有了新分布、新記錄,生物多樣性逐年豐富。

  同時,我們也逐步意識到,隨著野生動物種群數量的穩步增長,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現象也出現逐年增加,人民群眾對野生動物致害補償的呼聲也日益強烈?!吨腥A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九條明確規定:“因保護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其他財產損失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推動保險機構開展野生動物致害賠償保險業務”。這一規定,既是我省出臺補償辦法的主要依據,也是法律賦予地方政府的重要職責。

  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效破解保護野生動物與促進群眾生產生活之間的矛盾,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動下,在省財政廳、銀保監會山西監管局等部門和相關市縣的大力支持下,省林業和草原局在試點探索、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建議,以及充分借鑒兄弟省份經驗做法的基礎上,結合我省實際幾經易稿、完善起草了《山西省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與財產損害補償辦法》,并于2022年12月26日經省人民政府第15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將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span>

  二、《辦法》的主要內容

  《辦法》共有20條內容,總體可分為5個部分。

  第一條至第二條,闡釋了《辦法》制定的依據,以及適用范圍。

  第三條至第五條,明確了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和應采取的舉措。

  第六條至第十七條,規定了野生動物致害補償的具體方式、內容和程序。

  第十八條至第十九條,明確了在開展野生動物致害補償工作中,對弄虛作假、騙取補償費等行為以及公職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情形,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第二十條,明確了《辦法》正式施行的日期。

  三、《辦法》的主要亮點

  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服務內容公開化?!掇k法》已在山西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省林業和草原局官網及公眾號、各大新聞媒體等渠道向社會公布,社會公眾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對《辦法》進行查詢了解。

  二是設定依據合法化?!掇k法》在制定過程中,充分參考對照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等,確?!掇k法》設定的合法化,以及政策執行的一致性。

  三是業務辦理標準化?!掇k法》詳細列明了適用范圍、經費來源、不予補償情形、補償標準、辦理程序等具體內容,社會公眾可據此對補償辦理進行評價和監督。

  四是補償標準動態化?!掇k法》規定,造成財產損害的,補償標準充分考慮物價變化指數,要求根據當時當地市場平均價格設定,這樣可以保證補償標準因需而定,實事求是地保障群眾利益。

  五是試點經驗固定化?!掇k法》第十五條和第十六條,單獨就野生動物致害賠償保險業務進行了規定,是對我省開展野豬危害防控試點和野生動物致害補償保險試點“兩項試點”經驗的固化和升華,為今后開展類似試點工作提供了樣板經驗。謝謝大家!

馬學英:

  謝謝楊俊志同志的介紹。

  接下來,開始回答記者提問。請各位記者在提問前先通報所在新聞單位的名稱。

新華社記者:

  山西省常見的陸生野生動物致害情形有哪些?圍繞緩解“人獸矛盾”,近年來山西省做了哪些工作?

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 岳奎慶:

感謝記者的提問。我省涉及致害的陸生野生動物主要有野豬、野雞、野兔、獾、狍子、華北豹、大天鵝等物種,其中野豬、野雞、野兔的危害較為廣泛。陸生野生動物致害情形分為三類,一是造成人身傷害或死亡,這種情形在野生動物致害情形比較少見;二是咬死咬傷家禽家畜;三是啃食農作物、林木,踐踏農田等,這種情形是當前我省野生動物致害的最主要情形。

  為了保護野生動物、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近年來,我省不斷優化措施,主要做法有以下幾點。一是不斷完善法規制度。修訂了《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山西省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細則》,調整了《山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編發了《山西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發展規劃》,強化對野生動物危害的預防控制手段,將事后的政府被動補償轉變為事先的積極有效預防。二是試點探索種群調控。2021年7月,按照國家林草局部署,我省在平定、方山、沁源、垣曲、黎城5個縣開展了野豬危害防控綜合試點,采取驅趕、隔離,限額獵捕等措施,合理減少野豬數量。三是試點探索保險理賠。同年11月,省林業和草原局聯合省財政廳、銀保監會山西監管局在沁水、陵川、澤州、高平、陽城、和順、朔城、沁源等8個縣域開展了省級野生動物致害補償保險試點工作,并且完成了首單野豬襲擊村民的賠付工作,為制定《辦法》規范野生動物致害補償提供了經驗支持。四是持續開展宣傳教育。在“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等重要時間節點,特別是在野生動物分布重點區域進村入戶,開展防范和安全知識宣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野生動植物保護的重要意義,不斷提升公眾的自我保護意識。謝謝!

黃河新聞網記者:

  《辦法》出臺后,是不是意味著今后山西野生動物肇事,都將由政府買單?

省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 王裔飛:

感謝記者的提問。“野生動物肇事,都將由政府買單”的說法不準確。

  第一,《辦法》中所稱“陸生野生動物”,是指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省級重點保護,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陸生野生動物。非上述規定的陸生野生動物造成的人身與財產損害,不適用本辦法。

  第二,《辦法》明確規定,主要補償被動受害情形。如因主動攻擊、挑逗、違規飼喂、狩獵陸生野生動物等情形造成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不在本《辦法》補償的范圍。

  第三,補償不能等同于賠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九條規定:因保護本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其他財產損失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這一規定是我省制定《辦法》的依據,也就是說對陸生野生動物的致害行為政府給予一定的“補償”,說“政府買單”容易讓人產生“賠償”的歧義。之所以是補償不是賠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陸生野生動物肇事行為具有不可預見性,相關風險不好管控,從長遠來看,應當將此類風險納入政策性保險的范疇?!掇k法》中明確“鼓勵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推動保險機構開展野生動物致害賠償保險業務”“野生動物致害采取保險方式賠償的,不再實施財政直接補償”,這樣既能減輕地方財政壓力,又可以提高意外風險損失的保障能力。二是鼓勵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減少與野生動物的接觸,增強主動避害的意識,避免受到動物傷害和傳播疫源疫病風險。

  對陸生野生動物造成的人身傷害與財產損失進行補償,有相應的前提條件和嚴格的受理、認定程序,不是無條件的政府買單。謝謝!

光明日報記者:

  我省以政府規章的形式出臺《辦法》有什么意義?

省司法廳立法三處二級調研員 王鳳軍:

  感謝記者的提問。一是更加有利于生態保護。野生動物屬于國家資源、受法律保護,不可隨意獵捕。受保護的野生動物導致人民群眾利益遭受損失時,對受害人給予適當補償,既是法律救濟的需要,又是生態保護的需要。依法、有序開展野生動物致害補償,可以有效避免受害群眾的報復性獵捕,有利于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

  二是可以較好地解決社會關注的民生問題。隨著我省野生動物的種群和數量的增多,遭受野生動物損害的情形也大量增加。一方面說明全省林草生態建設的持續改善,群眾對生態環境和動物保護意識的增強,另一方面也表明生態補償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掇k法》的出臺,較好地解決了社會關切,媒體關注的這一民生問題,對依法保護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和正常的生產生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是進一步完善了我省生態補償機制。野生動物致害補償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從公共利益來考慮,《辦法》的出臺,是省政府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確立的補償制度的具體體現;是我省生態補償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實現了野生動物致害的具體補償措施更貼近人民群眾。同時,《辦法》的出臺,對健全我省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社會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謝謝!

山西廣播電視臺新聞融媒體中心記者:

  聽了剛才各位領導的解讀,切實感到《辦法》的出臺是一件利國利民的民生實事。下一步,在推廣落實方面我們有哪些重點工作?

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楊俊志:

感謝記者的提問?!掇k法》的出臺對我省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我們將以法治建設為牽引,以服務民生為宗旨,妥善解決“人獸沖突”,全面推動《辦法》落地見效,切實將這一最直接的民生實事辦實辦好。具體從以下三個方面抓好貫徹落實: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我們將以此次新聞發布會為契機,進一步做好文件圖解,結合以案釋法等方式,幫助基層更好了解掌握《辦法》規定要求。同時,希望各界媒體朋友能夠一如既往地支持我省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我們會及時將各類宣傳素材與大家共享,充分借鑒各自媒介渠道多形式、大范圍開展宣傳解讀,著力提升《辦法》的傳播力和影響力,盡快讓廣大群眾熟知了解補償的方式、程序、標準等內容,確保在及時維護自身利益同時,提高保護野生動物意識。

  二是落實配套措施。通過采取物理隔離、種群調控、棲息地保護等措施,強化重點區域源頭治理,降低陸生野生動物致害風險。同時,積極推動開展陸生野生動物致害賠償政策性保險業務,有效減少受損群體損失。

  三是加強監督管理。本《辦法》實施以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相關工作的督促落實,各級林草主管部門應客觀公正、公開透明地貫徹執行,做到應補盡補,并自覺接受媒體和公眾的監督,確保將辦法規定的各項便民、利民、惠民政策落到實處。謝謝!

馬學英:

  非常感謝省林業和草原局、省司法廳四位負責同志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也非常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